德化陶瓷是以白瓷最具特點最有名。在全世界也是聞名的。
德化陶瓷的歷史悠久,明代,德化瓷藝人何朝宗利用當?shù)貎?yōu)質(zhì)的高嶺土,使用捏、塑、雕、刻、刮、接、貼等八種技法制作出精美的德化瓷塑,釉色乳白,如脂如玉,色調(diào)素雅,享有"象牙白"、"中國白"和"國際瓷壇明珠"的美譽,成為中國白瓷的代表。鄭和下西洋所帶的瓷器中,就有福建的"德化瓷"。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o波羅在游歷福建泉州時,盛贊德化陶瓷并將德化瓷帶往海外各地。
如今德化縣內(nèi)保存著宋元時代的碗坪和屈斗宮等窯址。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燒造印紋陶器,唐代已開始燒制青釉器,宋代生產(chǎn)的白瓷和青瓷已很精致,瓷器產(chǎn)品開始大量出口,元代,德化瓷塑佛像已經(jīng)進貢朝廷,得到帝王的賞識。明、清兩代,德化瓷器大量流傳到歐洲,它的象牙白釉(又名奶油白)對歐洲瓷器的藝術(shù)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