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鴻武館
黃飛鴻獅藝武術館:位于西樵山下綠舟村, 曾孕育出一代武術宗師黃飛鴻。內設有寶芝林,百草堂,黃飛鴻史跡陳列館,關德興紀念堂,練武場等。
祖籍南海,生于佛山的一代宗師黃飛鴻,是武林中一位傳奇性的歷史人物,也是佛山歷史上的名人之一。 黃飛鴻生平鋤強扶弱,嫉惡如仇,武德高尚,武藝超群,醫(yī)術精湛。他擅長工字伏虎拳、虎鶴雙形拳、五郎八卦棍、獅子采高青等多種武藝,其“無影腳”更是蜚聲港澳東南亞乃至美加等世界各地。特別是他的“工字伏虎拳”和“寶芝林”藥店,一樣名滿天下,百世留芳。他植根于民間,揚威于海外,早已英名遠播。 六十多年來,以黃飛鴻為題材的小說、粵劇、電影、廣播、電視劇、漫畫、動畫等在海內外藝壇上層出不窮,該題材電影多達一百多部,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一個行俠仗義、扶危濟困,具有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藝術形象——“佛山黃飛鴻”已是家喻戶曉,為廣大民眾所鐘愛。 遠在港、澳、新加坡,后人設立了數(shù)十家黃飛鴻武館;近在南海西樵,鄉(xiāng)人修繕黃氏大宗祠,建立了黃飛鴻獅藝館。 為了更好地紀念和展現(xiàn)這位佛山歷史上的文化名人不朽的風采,2001年,佛山黃飛鴻紀念館落成并向外開業(yè)。黃飛鴻紀念館座落在佛山市區(qū)中心、著名旅游勝地祖廟的北側,總占地面積五千多平方米,為兩層兩進深三開間仿清代鑊耳式建筑,設有陳列館、影視廳、演武廳、演武天井等。 黃飛鴻簡介: 黃飛鴻原名黃錫祥、字達云,原籍南海西樵嶺西祿舟村,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于佛山,其童年、少年均在佛山度過。黃飛鴻自六歲起隨其父黃麒英習武,因家境貧寒,經(jīng)常隨父在佛山、廣州等地賣武售藥。十三歲時,黃飛鴻在佛山豆豉巷賣武時遇到“廣東十虎”之一的鐵橋三的首徒林福成,得傳鐵線拳、飛鉈等絕技,奠定了日后成為一代洪拳大家的基礎。
十六歲時,黃飛鴻在廣州西關第七甫水腳開設武館,后在仁安街開設"寶芝林"醫(yī)館,門下弟子眾多,為名重一時的武術家。他先后被記名提督吳全美、劉永福聘為軍醫(yī)官、技擊總教習及廣東民團總教練,并隨劉永福在臺灣抗擊日軍。他一生坎坷,晚年更遭受愛子遇害、寶芝林被焚、兒子失業(yè)等連串打擊。一九二五年農歷三月二十五日,黃飛鴻病逝于廣州城西方便醫(yī)院 陳列館里的寶芝林再現(xiàn)黃飛鴻為人看病一幕 演武廳里,黃飛鴻的第N代傳人正在練武 梅花樁 黃飛鴻當年就在這上面練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