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 鋒 云
對于旅游行業(yè)而言,經驗積累使得推廣或者產品設計更加成熟,但是往往也會將自己套牢,忘記客戶的需求是什么,站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位置,為二十一世紀的旅行者做設計。
前兩天跟一位4S店的市場經理聊天,他說了一件很無奈的事。為了擴大品牌知名度,增強與高端客戶的互動,4S店計劃在年底策劃一場美國西海岸自駕游活動,全程12天左右,要求自駕1號公路和66號公路。為此,他們接洽了兩家做自駕游的公司,一家旅行社報價2萬多,一家俱樂部報價4萬多,雖然價格相差近一倍,但是4S店還是傾向于選擇4萬多的報價。筆者了解到,兩家公司給出的線路差不多,其中1號公路和66號公路是4S店要求的,住宿標準也差別不是很大,而這一條行程設計也相對成熟,不少旅行社都操作過,應該說是輕車熟路了,但是為什么4S店還是會選擇更貴的?
在繼續(xù)聊天中筆者發(fā)現(xiàn),4S店也希望節(jié)省成本不要太貴,但是無奈旅行社沒有辦法理解他們的需求,預計整個行程沒有辦法達到他們想要的效果。這位市場經理說,旅行社的行程重點沒有放在自駕游途中,更強調目的地,比如說從洛杉磯到舊金山,旅行社的行程說明就只有兩地自駕車需要多少小時,然后是在洛杉磯住哪家豪華酒店,玩哪些景點,到了舊金山住哪家酒店,玩哪些景點,將自駕旅途當成了大巴車一樣的路程,這樣的行程讓他們感到索然無味,將想要的效果告訴旅行社,但是旅行社仍然不得要領。
而另一家俱樂部就不一樣,行程的重點全部都放在駕車途中,應該在哪里走走停停,不吃團餐,餓了找餐館吃飯,不住在豪華酒店而是汽車宿營地,尋找公路上最美的風景,而不是開車累得要命,到了舊金山逛各種景點。這份看起來比旅行社更節(jié)省成本的行程,報價卻比旅行社更高,而且4S店更愿意選擇,這到底是什么原因?這位市場經理說,兩份行程的比較結果,俱樂部比旅行社更懂他們的需求,他們不一定要逛各種景點,不一定要住豪華的大酒店,而是希望體驗自駕途中的樂趣,發(fā)現(xiàn)自駕途中的驚喜,趕走疲憊,即使艱苦一點的住宿條件也無所謂,簡單一點的飲食標準也無所謂,但是一定要有特色。
筆者在工作中遇到這樣的情況并不少。就在前段時間,一位朋友的公司計劃組織員工去日本旅游,看了幾家旅行社的行程都不甚滿意,但是因為是部門出游,自由行也不方便,只好選擇一條還算滿意的線路,雖然多少有些遺憾,但是實在找不到更合適的產品。前段時候,某古城的營銷負責人在與記者交流的時候,希望記者多宣傳推廣古城的景點,但是實際上隨著旅游群體越來越成熟,一些古城、古鎮(zhèn)的旅游景點再也不是最具魅力的旅游吸引物,像大理和麗江,周莊和鳳凰,這些地方的旅游吸引物不再是具象的,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當?shù)孛耧L與客棧、咖啡店、特色店組合形成的特有的魅力,吸引著人們前往,很多承受著沉重工作壓力的人,迫切需要一個慢生活環(huán)境,讓自己得到片刻的放松,在咖啡店里發(fā)呆,在小溪流水中嬉戲,感受靜止的時間。
不久前,騰訊CTO張志東在辭職信中說了這么一句話:“我深知公司所處是一個日新月異的行業(yè),需要領導者全心投入和充沛精力,決不可以倚老賣老。”互聯(lián)網行業(yè)變化得很快,經驗往往成為桎梏,近年來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從業(yè)人員年輕化就是很好的體現(xiàn)。對于旅游行業(yè)而言,經驗積累使得推廣或者產品設計更加成熟,但是往往也會將自己套牢,忘記客戶的需求是什么,站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位置,為二十一世紀的旅行者做設計。不可否認,觀光旅游游客是旅游業(yè)發(fā)展中強大的隊伍,產品設計越來越標準化,近年來度假旅游游客的增加,旅行社產品又走向了個性化定制,但是當旅行社都以為自己了解用戶的需求時,用戶卻發(fā)出了完全不一樣的聲音。
度假形態(tài)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再滿足于到此一游,而是要求有更深的體驗。旅游產品的設計,往往以為更深的體驗就是住豪華酒店,在一個地方逛更多景點,實際上這種想法還是深度的觀光,而不是度假,更算不上旅行。人們對旅游的渴望已經不僅僅滿足于參觀歷史古跡和體驗自然風光了,而是期望體驗目的地的生活,與當?shù)厝私涣?,購物,尋訪,發(fā)呆等等,或者像上面說到的自駕游一樣,體驗在路上的風光,而不僅僅是將公路當作不得不跨越的距離。蔡華鋒